词语 | 解释 |
---|---|
遺苞 | 遗苞 遗苞(遗苞) (1).苞,通“ 殍 ”。谓遗弃饿殍。《管子·八观》:“小凶三年而大凶,大凶,则众有大遗苞矣。” 戴望 校正引 洪颐煊 曰:“‘苞’读为‘涂有饿莩’之‘莩’。遗,弃也。谓年大凶则众弃饿死之人于道旁。”《管子·八观》:“众有遗苞者,其战不必胜;道有损瘠者,其守不必固。” (2).遗脱叶壳。 宋 孙觌 《游金沙寺有陆希声侍郎读书堂在颐山上》诗:“绿笋遗苞半出篱,清溪一曲翠相迷。” 基本解释 1.苞,通"殍"。谓遗弃饿殍 |
渐苞 | 见"渐包"。 基本解释 见"渐包"。 |
苞蟲 | 辞典解释苞虫bāo chóng 蝶类的幼虫,有害于稻。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苞虫bāochóngㄅㄠㄔㄨㄥˊ 蝶类的幼虫,有害于稻。 |
方苞 | 方苞 (清朝散文家)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基本解释 方苞 FāngBāo [FangBao](16681749)清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县)人。徙居江 |
寒苞 | 词语解释 寒苞 [ hán bāo ] ⒈ 微薄的赠品。寒花。 引证解释 ⒈ 微薄的赠品。此指橘子。 引 唐 皮日休 《早春以橘子寄鲁望》诗:“知君多病仍中圣,尽送寒苞向枕边。” |
苞蘆 | 苞芦 (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苞芦,【别名】玉米、番米、苞粟、暹罗米、苞芦、玉蜀、玉茭黍、大蜀黍、棒子、苞米、苞谷、玉菱、玉麦、稀麦、玉高粱、御米、御麦、玉豆、六谷、芦黍、珍珠米、红颜麦、薏米包、金豆、玉谷、粑粑、玉桃粟。 【全国部分地区方言称】暹(xian)罗米,因与泰国有着重要粮食贸易,暹罗是泰国的古称,所以被称为“暹罗米”。 苞芦 (汉语词汇)苞芦是汉语词汇,是玉米的不同叫法。 基本解释 芦笋。 网络解释 苞芦 |
苞苴公行 | 词语解释 ⒈ 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指公开行贿。 国语辞典 苞苴公行 [ bāo jū gōng xíng ] ⒈ 苞苴,贿赂。苞苴公行指公开贿赂。 |
苞貯 | 苞贮 苞贮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bāo zhù,基本意思是积聚。 基本解释 1.积聚。2.包容,包涵。苞,通"包"。 网络解释 苞贮 苞贮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bāozhù,基本意思是积聚。 |
琼苞 | 琼苞 琼苞,读音qióng bāo,汉语词语,指花苞的美称。 出自宋李清照 《玉楼春》。 基本解释 1.花苞的美称。2.喻雪花。 网络解释 琼苞 琼苞,读音qióngbāo,汉语词语,指花苞的美称。出自宋李清照《玉楼春》。 |
苞举 | 苞举 拼音:bāo jǔ 注音:ㄅㄠ ㄐㄨˇ 同“ 包举 ”。 统括;全部占有。苞,通“ 包 ”。 汉 贾谊 《过秦论》:“君臣固守,以窥 周 室,有席卷天下、苞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苞”一本作“ 包 ”。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如 魏收 《代史》、 吴均 《齐録》,或牢笼一世,或苞举一家,自可申不刊之格言,弘至公之正说。” 基本解释 1.同"包举"。2.统括;全部占有。苞,通"包"。 网络解释 苞举 拼音:bāojǔ 注音:ㄅㄠㄐㄨˇ |
苞谷 | 苞谷 方言指玉米,(如陕西方言)重要粮食作物,属谷类,一年生禾本植物。 玉米属于禾本科玉蜀黍族玉蜀黍属玉米种,学名玉蜀黍,俗称棒子、玉茭、苞米、苞谷,原产于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鲁沿安第斯山麓一带。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在第二次归程(1499年)中,把玉米带到西班牙。随着世界航海业的发展,玉米逐渐传到了世界各地,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素有长寿食品的美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家及 |
金苞 | 金苞 词语解释 金色果实。 前蜀 贯休 《庭橘》诗:“蚁踏金苞四五株, 洞庭山 上味何殊。不缘松树称君子,肯便甘人唤木奴。” 基本解释 1.金色果实。 网络解释 金苞 词语解释 金色果实。前蜀贯休《庭橘》诗:“蚁踏金苞四五株,洞庭山上味何殊。不缘松树称君子,肯便甘人唤木奴。” |
九苞禽 | 词语解释 九苞禽 [ jiǔ bāo qín ] ⒈ 凤的别名。 引证解释 ⒈ 凤的别名。参见“九苞”。 引 宋 欧阳修 《赠杜默》诗:“何必九苞禽,始能瑞 尧 庭。”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禽鸟上·凤凰》:“九苞禽,谓凤也。” |
苞枿 | 词语解释 苞枿 [ bāo niè ] ⒈ 唐鼓吹铙歌十二曲之一,柳宗元作。 引证解释 ⒈ 唐 鼓吹铙歌十二曲之一, 柳宗元 作。 |
苞蘖 | 词语解释 苞蘖 [ bāo niè ] ⒈ 原指树木旁生的枝叶,后用以比喻子孙后代。 ⒉ 亦作“苞孽”。比喻残馀的邪恶势力。 引证解释 ⒈ 原指树木旁生的枝叶,后用以比喻子孙后代。 引 《梁书·张缅传》:“虽苞蘖以代兴,终夷宗而殄族。” ⒉ 亦作“苞孽”。比喻残馀的邪恶势力。 引 清 李振裕 《祠阙里雅》诗:“苞蘖既除,干戈永戢,偃武覿文,风行四国。” 清 陈田 《明诗纪事辛籤·范景文》:“原欲摧陷廓清,洗而空之,非令一抚,豢彼苞孽,为苟且 |
方苞 | 词语解释 方苞 [ fāng bāo ] ⒈ (1668—1749)清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县)人。徙居江宁(今南京市江宁县)。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号望溪。为清散文家和文学理论家。圣祖康熙间进士。曾因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案牵连入狱,后得赦。高宗乾隆间命入直南书房,擢礼部侍郎、三馆总裁。后因事落职辞官归乡。主张学习《左传》、《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古文家韩愈、欧阳修等人作品。讲究义法,要求语言雅洁,为“桐城派”创始人。所作散文多为经 |
苞片 | 词语解释 苞片 [ bāo piàn ] ⒈ 与一株植物的生殖结构联合在一起的稍微变质的叶。 英 bract; ⒉ 包玉米穗的叶子。 英 husk; |
苞枿 | 唐鼓吹铙歌十二曲之一,柳宗元作。 基本解释 唐鼓吹铙歌十二曲之一,柳宗元作。 |
鲜苞 | |
苞罗 | 苞罗 简介 拼音:bāo luó 注音: 条目:苞罗(苞罗) 解释: 同“ 包罗 ”。 包括。苞,通“ 包 ”。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下》:“有经数千万,以虚无为宗,苞罗精麤,无所不统。” 北周 庾信 《周柱国长孙俭神道碑》:“ 太祖文皇帝 驾驭天纲,苞罗英杰。” 唐 柳宗元 《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其道以生人为主,以 尧 舜 为的,苞罗旁魄,胶轕下上,而不出於正。” 基本解释 1.同"包罗"。2.包括。苞,通"包"。 网络解释 苞 |
苞罗 | 词语解释 苞罗 [ bāo luó ] ⒈ 同“包罗”。 ⒉ 包括。苞,通“包”。 引证解释 ⒈ 同“包罗”。包括。苞,通“包”。 引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下》:“有经数千万,以虚无为宗,苞罗精麤,无所不统。” 北周 庾信 《周柱国长孙俭神道碑》:“太祖文皇帝 驾驭天纲,苞罗英杰。” 唐 柳宗元 《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其道以生人为主,以 尧 舜 为的,苞罗旁魄,胶轕下上,而不出於正。” |
潜苞 | |
苞桑 | 词语解释 苞桑 [ bāo sāng ] ⒈ 桑树之本。 ⒉ 比喻牢固的根基;根深柢固。 ⒊ 《易·否》:“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孔颖达疏:“若能其亡其亡,以自戒慎,则有系于苞桑之固,无倾危也。”后因用“苞桑”指帝王能经常思危而不自安,国家就能巩固。 ⒋ 丛生的桑树。 引证解释 ⒈ 桑树之本。 引 《易·否》:“其亡其亡,繫于苞桑。” 孔颖达 疏:“苞,本也。凡物繫於桑之苞本,则牢固也。” 《南史·宋纪上·武帝》:“若乃草昧经纶,化融於岁计 |
苞举 | 词语解释 苞举 [ bāo jǔ ] ⒈ 同“包举”。 ⒉ 统括;全部占有。苞,通“包”。 引证解释 ⒈ 同“包举”。统括;全部占有。苞,通“包”。 引 汉 贾谊 《过秦论》:“君臣固守,以窥 周 室,有席卷天下、苞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苞”一本作“包”。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如 魏收 《代史》、 吴均 《齐録》,或牢笼一世,或苞举一家,自可申不刊之格言,弘至公之正説。” |
苞蒙 | 草木丛生貌。亦指丛生的草木。 基本解释 草木丛生貌。亦指丛生的草木。 |
苞谷 | 词语解释 苞谷 [ bāo gǔ ] ⒈ 〈方〉:玉米。 英 Indian corn; maize; 引证解释 ⒈ 即玉米。 |
松茂竹苞 | |
打苞 | 词语解释 打苞 [ dǎ bāo ] ⒈ 小麦、高粱等谷类植物孕穗。 引证解释 ⒈ 小麦、高粱等谷类植物孕穗。 |
苞笋 | 词语解释 苞笋 [ bāo sǔn ] ⒈ 冬笋。 引证解释 ⒈ 冬笋。 引 《东观汉记·马援传》:“援 好事,至 荔浦,见冬笋,名曰苞笋。” 晋 左思 《吴都赋》:“苞笋抽节,往往縈结。” 国语辞典 苞笋 [ bāo sǔn ] ⒈ 冬笋。 引 《文选·左思·吴都赋》:「苞笋抽节,往往萦结。」 |
打苞 | 小麦﹑高粱等谷类植物孕穗。 基本解释 小麦﹑高粱等谷类植物孕穗。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