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解释 |
---|---|
蠻僿 | 蛮僿 蛮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án sài ,是指粗野闭塞。 基本解释 1.粗野闭塞。 网络解释 蛮僿 蛮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ánsài,是指粗野闭塞。 |
诡僿 | 词语解释 诡僿 [ guǐ sài ] ⒈ 谓怪异而质朴。 引证解释 ⒈ 谓怪异而质朴。 引 明 陈子龙 《野祠》诗:“画图诡僿知 吴 俗,题额荒茫设 汉 年。” |
蛮僿 | 蛮僿 蛮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án sài ,是指粗野闭塞。 基本解释 1.粗野闭塞。 网络解释 蛮僿 蛮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ánsài,是指粗野闭塞。 |
谫僿 | 谫僿 谫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iǎn sài,是指浅薄鄙陋。 基本解释 1.亦作"謭僿"。2.浅薄鄙陋。 网络解释 谫僿 谫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iǎnsài,是指浅薄鄙陋。 |
僿野 | 鄙野。 基本解释 鄙野。 |
谫僿 | |
詭僿 | 1.谓怪异而质朴。 基本解释 1.谓怪异而质朴。 |
譾僿 | 谫僿 谫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iǎn sài,是指浅薄鄙陋。 基本解释 1.亦作"謭僿"。2.浅薄鄙陋。 网络解释 谫僿 谫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iǎnsài,是指浅薄鄙陋。 |
僿陋 | 鄙陋。 基本解释 鄙陋。 |
朴僿 | 朴僿 朴僿,朴陋而浅薄。明顾起元《客座赘语·风俗》有记载;谓朴实。清谭献《复堂日记》有记载。 基本解释 朴陋而浅薄。谓朴实。 网络解释 朴僿 朴僿,朴陋而浅薄。明顾起元《客座赘语·风俗》有记载;谓朴实。清谭献《复堂日记》有记载。 |
鄙僿 | 鄙僿 鄙僿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bǐ sài,意思是鄙野闭塞。 基本解释 1.鄙野闭塞。2.粗俗,缺少文采。 网络解释 鄙僿 鄙僿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bǐsài,意思是鄙野闭塞。 |
横僿不文 | 词语解释 横僿不文 [ héng sài bù wén ] ⒈ 粗鄙没有文化。 引证解释 ⒈ 粗鄙没有文化。 引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三章:“当太平之世,地地相等,无有都会、乡邑之殊……无据乱世,学校全聚京都,而乡邑则皆横僿不文之俗。” |
朴僿 | 词语解释 朴僿 [ piáo sài ] ⒈ 朴陋而浅薄。谓朴实。 引证解释 ⒈ 朴陋而浅薄。 引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风俗》:“服食之供,糲与疏者倍蓰於粱肉紈綺,言貌朴僿,城南人常举以相啁哳。”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六朝 人纪载实事,每不明析。因直书其事,恐词义朴僿,观者嫌之,乃故作支缀。”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本为谐韵,转之则无韵;本为双声,转之则异声;本以数音成语,转之则音节冗长,失其 |
蛮僿 | |
鄙僿 | 词语解释 鄙僿 [ bǐ sài ] ⒈ 鄙野闭塞。 ⒉ 粗俗,缺少文采。 引证解释 ⒈ 鄙野闭塞。 引 清 方文 《卜居枞川》诗:“城中嚣陵不可往,江上鄙僿聊以居。” ⒉ 粗俗,缺少文采。 引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立言有本》:“今有文章如入万花之谷,学问如窥五都之市,可以媿奄陋而箴鄙僿矣。”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金史》:“竟日閲《金史》。其文辞鄙僿而支蔓。” |
诡僿 | 1.谓怪异而质朴。 基本解释 1.谓怪异而质朴。 |
樸僿 | 朴僿 朴僿,朴陋而浅薄。明顾起元《客座赘语·风俗》有记载;谓朴实。清谭献《复堂日记》有记载。 基本解释 朴陋而浅薄。谓朴实。 网络解释 朴僿 朴僿,朴陋而浅薄。明顾起元《客座赘语·风俗》有记载;谓朴实。清谭献《复堂日记》有记载。 |
橫僿不文 | 【解释】僿,粗鄙。粗鄙没有文化。【出处】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十三章:“当太平之世,地地相等,无有都会、乡邑之殊……无据乱世,学校全聚京都,而乡邑则皆横僿不文之俗。” 基本解释 粗鄙没有文化。 网络解释 【解释】僿,粗鄙。粗鄙没有文化。 【出处】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十三章:“当太平之世,地地相等,无有都会、乡邑之殊……无据乱世,学校全聚京都,而乡邑则皆横僿不文之俗。”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