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解释 |
---|---|
硿然 | 词语解释 硿然 [ kōng rán ] ⒈ 象声词。水激石声。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水激石声。 引 唐 柳宗元 《霹雳琴赞引》:“﹝枯桐﹞一夕暴震,为火之焚,至旦乃已。其餘硿然倒卧道中。”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但见迴澜素波,触石奋出,硿然送声至座。”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余乃以石块掷之,久而硿然。” |
硿然 | 硿然 硿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ōng rán,是指象声词,水激石声。 基本解释 象声词。水激石声。 网络解释 硿然 硿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ōngrán,是指象声词,水激石声。 |
硿礲 | 词语解释 硿礲 [ kōng lóng ] ⒈ 岩石隆起貌。 引证解释 ⒈ 岩石隆起貌。 引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氿泉傍出,潺湲於东檐;桀壁对跱,硿礲於西霤。” 南朝 梁 江淹 《横吹赋》:“石硿礲而成象,山沓合而为一。” |
硿礲 | 硿礲 硿礲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ōng lóng,是指岩石隆起貌。 基本解释 岩石隆起貌。 网络解释 硿礲 硿礲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ōnglóng,是指岩石隆起貌。 |
硿硿 | 硿硿 宋 苏轼 《石钟山记》:“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然。”一本作“ 椌椌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四:“番人最重铜鼓,即剥蚀而声硿硿者,可易牛千头。” 基本解释 象声词。击金石声。 网络解释 硿硿 宋苏轼《石钟山记》:“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然。”一本作“椌椌”。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四:“番人最重铜鼓,即剥蚀而声硿硿者,可易牛千头。” |
硿礱 | 岩石隆起貌。 基本解释 岩石隆起貌。 |
硿硿 | 词语解释 硿硿 [ kōng kōng ] ⒈ 象声词。击金石声。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击金石声。 引 宋 苏轼 《石钟山记》:“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然。” 一本作“椌椌”。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四:“番人最重铜鼓,即剥蚀而声硿硿者,可易牛千头。” |
硿砻 | 岩石隆起貌。 基本解释 岩石隆起貌。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