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解释 |
---|---|
天诏 | 皇帝的诏命。 基本解释 皇帝的诏命。 网络解释 |
诏板 | 诏板 zhào bǎn 诏板 亦作“ 诏版 ”。 犹诏书,诏令。《后汉书·窦武传》:“﹝ 曹节 ﹞召尚书官属,胁以白刃,使作诏板。” 宋 陈傅良 《右奉议郎新权发遣常州借紫薛公行状》:“庶或可行,不然,不敢奉诏版。” 清 姚鼐 《咏史》:“西园车马趋道旁,诏版朝裁授使者。” 基本解释 1.亦作"诏版"。2.犹诏书﹐诏令。 辞典解释 诏板zhàobǎnㄓㄠˋㄅㄢˇ 古代天子的诏书。 《后汉书.卷六九.窦武传》:「召尚书官属,胁以白刃,使作诏板。」 也称为「 |
尺诏 | 词语解释 尺诏 [ chǐ zhào ] ⒈ 指诏书。 引证解释 ⒈ 指诏书。参见“尺一”。 引 宋 苏舜钦 《送安素处士高文悦》诗:“帷幄监前败,降心问白屋。尺詔下中天,公车塞章牘。” |
金鸡诏 | 见“金鸡放赦 ”。 基本解释 见“金鸡放赦”。 |
训诏 | |
恩诏 | 恩诏 恩诏是汉语词汇,拼音ēn zhào,解释为帝王降恩的诏书。 基本解释 1.帝王降恩的诏书。 辞典解释 恩诏ēnzhàoㄣㄓㄠˋ 帝王因特恩所下的诏书。 晋.羊祜〈让开府表〉:「伏闻恩诏,拔臣使同台司。」 网络解释 恩诏 恩诏是汉语词汇,拼音ēnzhào,解释为帝王降恩的诏书。 |
口诏 | 皇帝的口头诏令。 基本解释 皇帝的口头诏令。 辞典解释 口诏kǒuzhàoㄎㄡˇㄓㄠˋ 皇帝的口传诏旨。 《资治通鉴.卷二三五.唐纪五十一.德宗贞元十年》:「守进召延贵,宣口诏令视事。」 |
诏版 | 见"诏板"。 基本解释 见"诏板"。 |
南诏 | 南诏 南诏国(738年-902年),古代国名,是八世纪崛起于云贵高原的古代王国,由蒙舍部落首领皮罗阁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建立。天复二年(902年)汉人权臣郑买嗣灭亡南诏,自立为王,建立“大长和”国。 隋末唐初洱海地区小国林立,互不役属,其中有六个实力较强的小国,分别被六个国王统领,被称为六诏,分别是: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蒙舍诏在诸诏之南,称为“南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南诏先后征服了西 |
待诏公车 | 词语解释 ⒈ 待:等待;诏:诏命,皇帝发出的命令;公车:汉代以公家车马递送应举的人,后举人被称为公车。在公车官署随时准备皇帝召唤。 |
哀痛诏 | 词语解释 哀痛诏 [ āi tòng zhào ] ⒈ 封建帝王因灾害频至、民不聊生、内外交困而下的罪己诏书。 引证解释 ⒈ 封建帝王因灾害频至、民不聊生、内外交困而下的罪己诏书。 引 《汉书·西域传赞》:“﹝ 武帝 ﹞末年遂弃 轮臺 之地,而下哀痛之詔,岂非仁圣之所悔哉!” 前蜀 韦庄 《赠薛秀才》诗:“但闻哀痛詔,未睹凯旋歌。”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一引 清 蒋琦龄 《中兴十二策》:“不幸而运值中否,灾害并至,则必下哀痛之詔,追悔既往,深自 |
诏召 | 诏召 诏召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zhào zhào,君主下令召唤;征召。 基本解释 君主下令召唤﹔征召。 网络解释 诏召 诏召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zhàozhào,君主下令召唤;征召。 |
受诏 | 禀承皇帝的诏命。 基本解释 禀承皇帝的诏命。 |
南诏蛮 | |
遗诏 | 遗诏 遗诏,就是皇帝驾崩之后,为后人留下的遗书,遗言等。为了充分表达本人的意愿,更好地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意愿,由于某种原因,不便于立即决定,表白,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史记·秦始皇本纪》:“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後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基本解释 遗诏 yzho [imperialedictleftbytheemperorbeforehisdeath]皇帝临终时颁发的诏书 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辞典解释 遗诏yízhàoㄧˊㄓㄠˋ 皇帝临死前所颁布的命令。 《文选 |
花诏 | 词语解释 花诏 [ huā zhào ] ⒈ 古代用以赐爵或授官的诏令。多用花色绫纸所写并套以锦袋。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用以赐爵或授官的诏令。多用花色绫纸所写并套以锦袋。参阅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 引 唐 司空曙 《晦日益州北池陪宴》诗:“常侍传花詔,偏裨问羽觴。” 宋 苏轼 《送程建用》诗:“会看金花詔,汤沐奉朝请。” |
嘉诏 | 词语解释 嘉诏 [ jiā zhào ] ⒈ 敬称朝廷的诏书。 引证解释 ⒈ 敬称朝廷的诏书。 引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嘉詔未赐,朝覲莫从。” 《晋书·王敦传》:“近有嘉詔,崇兄八命,望兄奬羣贤忠义之心,抑姦细不逞之计。” |
密诏 | 密诏 密诏是指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下达的秘密诏书。 拼音:mì zhào 基本解释 密诏 mzho [secretimperialedict]内容秘密的诏书 辞典解释 密诏mìzhàoㄇㄧˋㄓㄠˋ 秘密的诏令。 《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越骑校尉种辑受密诏诛曹操,事泄。」 网络解释 密诏 密诏是指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下达的秘密诏书。 拼音:mìzhào |
宽诏 | 词语解释 宽诏 [ kuān zhào ] ⒈ 《后汉书·侯霸传》:“每春下宽大之诏,奉四时之令,皆霸所建也。”后因以“宽诏”谓放宽禁律或实行宽赦的诏书。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宽詔”谓放宽禁律或实行宽赦的诏书。 引 《后汉书·侯霸传》:“每春下宽大之詔,奉四时之令,皆 霸 所建也。” 宋 苏轼 《次韵刘贡父春日赐幡胜》:“宽詔随春出内朝,三军喜气挟狐貂。” |
诏草 | 诏草 诏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ào cǎo,是指诏书的草稿;诏书。 基本解释 诏书的草稿﹔诏书。 网络解释 诏草 诏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àocǎo,是指诏书的草稿;诏书。 |
尺一诏 | 词语解释 尺一诏 [ chǐ yī zhào ] ⒈ 诏书。 引证解释 ⒈ 诏书。参见“尺一”。 引 南朝 梁 吴均 《答萧新浦》诗:“身紆丈二组,手擎尺一詔。” 唐 顾况 《和翰林吴舍人兄弟西斋》:“新裁尺一詔,早入 明光宫。” |
钦诏 | 钦诏 钦诏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īn zhào,出自《玉娇梨》。 基本解释 同"钦召"。 网络解释 钦诏 钦诏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īnzhào,出自《玉娇梨》。 |
传诏童 | 传诏童 chuán zhào tóng 小太监。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礼异》:“ 梁 主常遣传诏童赐羣臣岁旦酒、辟恶散、却鬼丸三种。” 清 梁章钜《称谓录·太监古称》:“《酉阳杂俎》‘ 梁 主常遣传诏童赐羣臣岁旦酒’,当是小黄门之类。” 基本解释 小太监。 网络解释 传诏童 chuánzhàotóng ㄔㄨㄢˊㄓㄠˋㄊㄨㄙˊ 小太监。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礼异》:“梁主常遣传诏童赐羣臣岁旦酒、辟恶散、却鬼丸三种。” 清梁章钜《称谓录·太监古称》:“《酉阳杂俎》 |
讲诏 | 词语解释 讲诏 [ jiǎng zhào ] ⒈ 讲说昭告。 引证解释 ⒈ 讲说昭告。 引 《正法华经·如来现寿品》:“诸可説经,皆已度脱,所可讲詔,自现其身,为一切故,建示所行,皆为天人,喜造罪福。” |
山东诏 | |
丹凤诏 | 词语解释 丹凤诏 [ dān fèng zhào ] ⒈ 后赵·石虎以五色纸为诏书,衔之木凤口,以颁行天下。见《晋书·石季龙载记》。后因以“丹凤诏”泛称帝王诏书。 引证解释 ⒈ 后赵 石虎 以五色纸为诏书,衔之木凤口,以颁行天下。见《晋书·石季龙载记》。后因以“丹凤詔”泛称帝王诏书。 引 唐 戴叔伦 《赠司空拾遗》诗:“望闕未承丹凤詔,开门空对 楚 人家。” 五代 徐夤 《献内翰杨侍郎》诗:“丹凤詔成中使取,白龙香近圣君来。” 清 蒋士铨 《桂林霜 |
诏恩 | 诏恩 《汉书·冯野王传》:“夫三最予告,令也;病满三月赐告,诏恩也。令告则得,诏恩则不得,失轻重之差。” 宋 曾巩 《待制王尧臣知单州制》:“虽付之刺督,考验甚明,而既更诏恩,法当贷尔。” 基本解释 天子赐予的恩惠。 网络解释 诏恩 《汉书·冯野王传》:“夫三最予告,令也;病满三月赐告,诏恩也。令告则得,诏恩则不得,失轻重之差。”宋曾巩《待制王尧臣知单州制》:“虽付之刺督,考验甚明,而既更诏恩,法当贷尔。” |
制诏 | 制诏 制诏是汉语词汇,拼音zhì zhào,意思是】皇帝的命令。 基本解释 皇帝的命令。 网络解释 制诏 制诏是汉语词汇,拼音zhìzhào,意思是】皇帝的命令。 |
茫诏 | 词语解释 茫诏 [ máng zhào ] ⒈ 见“茫蛮”。 引证解释 ⒈ 见“茫蛮”。 |
优诏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