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解释 |
---|---|
熹娱 | |
熹平石經 | 熹平石经 (东汉太学石经)《熹平石经》刻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至东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刻成后立于当时的汉魏洛阳城开阳门外洛阳太学所在地(太学遗址在今河南偃师朱家圪墙村)。 东汉时期汉灵帝为了维护统治地位,下令校正儒家经典著作,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经(《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抄刻成石书,一共刻了8年,刻成46块石碑。每块石碑高3米多,宽1米多。 太学就是当时的国立大 |
熹平石经 | 熹平石经 (东汉太学石经)《熹平石经》刻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至东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刻成后立于当时的汉魏洛阳城开阳门外洛阳太学所在地(太学遗址在今河南偃师朱家圪墙村)。 东汉时期汉灵帝为了维护统治地位,下令校正儒家经典著作,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经(《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抄刻成石书,一共刻了8年,刻成46块石碑。每块石碑高3米多,宽1米多。 太学就是当时的国立大 |
熹炭 | |
福熹 | 见"福喜"。 基本解释 见"福喜"。 |
福熹 | 词语解释 福熹 [ fú xī ] ⒈ 见“福喜”。 引证解释 ⒈ 见“福喜”。 |
熹合 | 熹合 xī hé 熹合 和谐。 明 叶子奇 《草木子·原道》:“礼有容,乐有声。声,阳也;容,阴也。声容交而天地熹合矣。” 基本解释 1.和谐。 网络解释 熹合 xīhéㄒㄧㄏㄜˊ 熹合 和谐。明叶子奇《草木子·原道》:“礼有容,乐有声。声,阳也;容,阴也。声容交而天地熹合矣。” |
熹烂 | |
熹合 | |
赫熹 | 词语解释 赫熹 [ hè xī ] ⒈ 指烈日。 引证解释 ⒈ 指烈日。 引 清 赵翼 《苦热》诗:“赫熹餘威竟夜不肯散,繁星皆红月不白。” |
微熹 | 微熹 微熹,读音wēi xī,是汉语词语,指阳光不强烈。 基本解释 微熹 wēixī [dim]指阳光不强烈 阳光微熹 网络解释 微熹 微熹,读音wēixī,是汉语词语,指阳光不强烈。 |
熹微 | 熹微 熹微:词语 熹微:《有匪》广播剧主题曲 熹微 (词语)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阳光) 光线淡弱。出自晋·陶潜《归去来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沈从文《云南的歌会》:“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在毎在晨光熹微中,却喜欢坐在人家的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 基本解释 熹微 xīwēi [dim]微明,光未盛的样子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辞典解释 熹微xīwéiㄒㄧㄨㄟˊ 天刚 |
熹娱 | 熹娱 熹娱 谓游适嬉戏。熹,通“ 嬉 ”。《隶释·汉张公神碑》:“公□守相驾蜚鱼,往来悠忽遂熹娱,佑此兆民宁厥居。” 基本解释 谓游适嬉戏。熹,通"嬉"。 网络解释 熹娱 熹娱 谓游适嬉戏。熹,通“嬉”。《隶释·汉张公神碑》:“公□守相驾蜚鱼,往来悠忽遂熹娱,佑此兆民宁厥居。” |
熹微 | |
自熹 | 见"自喜"。 基本解释 见"自喜"。 |
朱熹 | 朱熹 (南宋理学家)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
熹烂 | 熹烂 xī làn 熹烂(熹烂) 亦作“熺烂”。 灿烂的光彩。 明 刘基 《丹霞蔽日行》:“朱陵开火府,熺烂相荡射。” 基本解释 1.亦作"熺烂"。2.灿烂的光彩。 网络解释 熹烂 xīlànㄒㄧㄌㄢˋ 熹烂(熹烂) 亦作“熺烂”。灿烂的光彩。明刘基《丹霞蔽日行》:“朱陵开火府,熺烂相荡射。” |
熹娛 | 熹娱 熹娱 谓游适嬉戏。熹,通“ 嬉 ”。《隶释·汉张公神碑》:“公□守相驾蜚鱼,往来悠忽遂熹娱,佑此兆民宁厥居。” 基本解释 谓游适嬉戏。熹,通"嬉"。 网络解释 熹娱 熹娱 谓游适嬉戏。熹,通“嬉”。《隶释·汉张公神碑》:“公□守相驾蜚鱼,往来悠忽遂熹娱,佑此兆民宁厥居。” |
火熹微 | 辞典解释火熹微huǒ xī wéi 灯火微明。 明.凌蒙初《红拂记.第一出》:「出一重宝阁也锦离披,过一重朱户也锁葳蕤,到一重营帐也火熹微。」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火熹微huǒxīwéiㄏㄨㄛˇㄒㄧㄨㄟˊ 灯火微明。 明.凌蒙初《红拂记.第一出》:「出一重宝阁也锦离披,过一重朱户也锁葳蕤,到一重营帐也火熹微。」 |
熹平石经 | |
熹爛 | 熹烂 xī làn 熹烂(熹烂) 亦作“熺烂”。 灿烂的光彩。 明 刘基 《丹霞蔽日行》:“朱陵开火府,熺烂相荡射。” 基本解释 1.亦作"熺烂"。2.灿烂的光彩。 网络解释 熹烂 xīlànㄒㄧㄌㄢˋ 熹烂(熹烂) 亦作“熺烂”。灿烂的光彩。明刘基《丹霞蔽日行》:“朱陵开火府,熺烂相荡射。” |
熹平 | 熹平 熹平(172年五月-178年三月)是东汉皇帝汉灵帝刘宏的第二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7年。 熹平七年三月改元光和元年。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熹平xīpíngㄒㄧㄆㄧㄥˊ 东汉灵帝的年号(西元172~178)。 网络解释 熹平 熹平(172年五月-178年三月)是东汉皇帝汉灵帝刘宏的第二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7年。熹平七年三月改元光和元年。 |
赫熹 | 赫熹 清 赵翼 《苦热》诗:“赫熹馀威竟夜不肯散,繁星皆红月不白。” 基本解释 指烈日。 网络解释 赫熹 清赵翼《苦热》诗:“赫熹馀威竟夜不肯散,繁星皆红月不白。” |
晨光熹微 | 词语解释 ⒈ 熹微:天色微明。早上天色微明。 |
熹炭 | 熹炭 熹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ī tàn,亦作“熺炭”。 未全熄灭的炭火。 基本解释 1.亦作"熺炭"。2.未全熄灭的炭火。 网络解释 熹炭 熹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ītàn,亦作“熺炭”。未全熄灭的炭火。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