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解释 |
---|---|
魅鬽 | 犹鬼魅。 基本解释 犹鬼魅。 |
鬼鬽 | 词语解释 鬼鬽 [ guǐ mèi ] ⒈ 亦作“鬼魅”。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鬼魅”。 引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留怙香囊》:“父兄意其鬼鬽,深以为忧。” |
离鬽 | 即魑魅。传说中的妖怪。语本《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基本解释 即魑魅。传说中的妖怪。语本《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
物鬽 | 1.传说中的百物之神。 基本解释 1.传说中的百物之神。 |
魅鬽 | |
螭鬽魍魎 | 【解释】见“ 螭魅罔两 ”。 基本解释 见"螭魅罔两"。 网络解释 【解释】见“螭魅罔两”。 |
离鬽 | 词语解释 离鬽 [ lí mèi ] ⒈ 即魑魅。传说中的妖怪。语本《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引证解释 ⒈ 即魑魅。传说中的妖怪。 引 语本《左传·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为之备,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章炳麟 《訄书·订文》:“禹 之 |
鬼鬽 | 亦作"鬼魅"。 基本解释 亦作"鬼魅"。 |
離鬽 | 即魑魅。传说中的妖怪。语本《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基本解释 即魑魅。传说中的妖怪。语本《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
螭鬽 | 见"螭魅"。 基本解释 见"螭魅"。 |
螭鬽魍魉 | 螭鬽魍魉【解释】见“ 螭魅罔兩 ”。 基本解释 见"螭魅罔两"。 网络解释 螭鬽魍魉 【解释】见“螭魅罔兩”。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