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汉语词典 > 词语组词 > 鸰字组词

鸰字组词

鸰字的常见组词有:原鸰、脊鸰、鹘鸰眼、鹘鸰、鸰原、鹡鸰科、鹡鸰原、鹡鸰、鹡鸰、鹡鸰在原、原鸰、脊鸰、鸰、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鸰字的相关信息

基本词义 ◎ 鸰 (1) 鴒 líng (2) ——见“鶺鸰”( jílíng ) [wagtail]

含有鸰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解释
鹘鸰眼 明快灵活的眼睛。 基本解释 明快灵活的眼睛。 辞典解释 鹘鸰眼húlíngyǎnㄏㄨˊㄌㄧㄥˊㄧㄢˇ 形容眼睛非常锐利、灵活。 《董西厢.卷一》:「这一双鹘鸰眼,须看了可憎底千万,兀底般媚脸儿不曾见。」 明.凌蒙初《红拂记.第二出》:「亏煞那鹘鸰眼善与人交。把翠红乡一霎里蹬番倒。」
鸰原 鸰原 鸰原是一个词语,拼音是líng yuán,出处是《诗·小雅·常棣》。 基本解释 《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辞典解释 鸰原língyuánㄌㄧㄥˊㄩㄢˊ 比喻兄弟友爱,急难相扶持。 语本《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唐.杜甫〈赠韦左丞丈济〉诗:「鸰原荒宿草,凤沼接亨衢。」 宋.王禹偁〈寄题陕府南溪兼简孙何兄弟〉诗:「枕蕈与琴书,鸰原聊自奉。」 网络解释 鸰原 鸰原是一个词语,拼音是língyuán,出处是
鹡鸰在原
脊鸰 见"脊令"。 基本解释 见"脊令"。
鹡鸰科 鹡鸰科 鹡鸰科(学名:Motacillidae;读音 jīlíng)有5属62种,广布于全球,包括鹡鸰和鹨(liù)。小型鸣禽。体型较纤细。喙较细长,先端具缺刻;翅尖长,内侧飞羽(三级飞羽)极长,几与翅尖平齐;尾细长,外侧尾羽具白,常做有规律的上、下摆动;腿细长后趾具长爪,适于在地面行走。栖息于湿地附近,在洞穴中筑巢,产5-7枚卵,雌鸟孵化约15天。在高纬度地区繁殖者有迁徙。 基本解释 鹡鴒科 jílíngkē [Motacilla]鸣禽类的一个科,包括鹡鸰和鹨 网络
脊鸰 词语解释 脊鸰 [ jǐ líng ] ⒈ 见“脊令”。 引证解释 ⒈ 见“脊令”。
鹡鸰原 见“鹡鸰在原 ”。 基本解释 见“鹡鸰在原”。 网络解释
原鸰
鹘鸰 鹘鸰 鹘鸰亦作“ 鹘伶 ”。本系一种目光尖锐的鸟。 基本解释 1.亦作"鹘伶"。2.本系一种目光尖锐的鸟。(1)形容目光明快﹑灵活。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若不沙,则我这双儿鹘鸰也似眼中睛,应不瞑。"(2)形容聪明伶俐。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虽为个侍婢,举止皆奇妙,那些儿鹘鸰那些儿掉。"元宋方壶《红绣鞋.阅世》曲:"懵懂的怜瞌睡,鹘伶的惜惺惺。" 辞典解释 鹘鸰húlíngㄏㄨˊㄌㄧㄥˊ 动物名。隼形目隼科。近六十种,为昼出的猛
鹡鸰 鹡鸰 (鹡鸰属鸟类)鹡鸰,俗称张飞鸟,多数为鹡鸰属。鸟纲鹡鸰科鹡鸰属各种候鸟的通称。古代 每与“雝”、“渠”混称。我国常见种有白鹡鸰。还有灰鹡鸰、黄鹡鸰(分为东黄鹡鸰、西黄鹡鸰)、黄头鹡鸰。体长 170~180毫米;背羽纯色,无纵纹;尾呈圆尾状,中央尾羽较外侧尾羽为长。因多活动于水边,停息时尾上下摆动,故又称“点水雀”。体色大都由黑白二色组成,如白鹡鸰;或由黑、黄、白、灰、绿色组成,如黄鹡鸰、黄头鹡鸰、灰鹡鸰等。
原鸰 原鸰 原鸰,拼音是yuán líng,汉语词语,比喻兄弟友爱,急难相助。 基本解释 《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孔颖达疏:"脊令者,当居于水,今乃在于高原之上,失其常处,以喻人当居平安之世,今在于急难之中,亦失常处也……以喻兄弟既在急难而相救。"脊令,即鹡鸰,水鸟名。后以"原鸰"喻兄弟友爱,急难相助。 网络解释 原鸰 原鸰,拼音是yuánlíng,汉语词语,比喻兄弟友爱,急难相助。
鹡鸰

鸰字在开头的词语

按词性查词:
拟声词 代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副词 量词 介词 连词 数量词 数词 助词 疑问词
按结构查词:
AA式 ABCC式 AABB式 AABC式 ABB式 ABAC式 AAB式 ABCB式 ABBC式 ABAB式 ABCA式 A里AB式
按首拼查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