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解释 |
---|---|
襻舆 | |
紐襻兒 | 辞典解释纽襻儿niǔ pàr (变)niǔ pàrㄋㄧㄡˇ ㄆㄚˋㄦ (变)ㄋㄧㄡˇ ㄆㄚˋㄦ 钮扣的套孔。 《土风录.卷三.纽襻》:「衣纽之牝者曰纽襻。」 也称为「纽门」。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纽襻儿niǔpàr(变)niǔpàrㄋㄧㄡˇㄆㄚˋㄦ(变)ㄋㄧㄡˇㄆㄚˋㄦ 钮扣的套孔。 《土风录.卷三.纽襻》:「衣纽之牝者曰纽襻。」 也称为「纽门」。 |
襻帶 | 襻带 襻带,读音pàn dài,是汉语词语,意为系衣裙的带。 基本解释 1.系衣裙的带。2.指扣住纽子的套和衣物上用来系结的带子。 网络解释 襻带 襻带,读音pàndài,是汉语词语,意为系衣裙的带。 |
襻舆 | 襻舆 襻舆 : pàn yú 1.又称肩舆。 古代一种由人扛抬的代步工具。用于老人乘坐或朝廷优礼老病大臣。因其以皮为襻而扛之,故称。 基本解释 1.又称肩舆。古代一种由人扛抬的代步工具。用于老人乘坐或朝廷优礼老病大臣。因其以皮为襻而扛之,故称。 辞典解释 襻舆pànyúㄆㄢˋㄩˊ 旧时杠上有襻带的便轿。 网络解释 襻舆 襻舆: pànyú 1.又称肩舆。 古代一种由人扛抬的代步工具。用于老人乘坐或朝廷优礼老病大臣。因其以皮为襻而扛之,故称。 |
襻膊 | |
纽襻 | |
襻膊 | 襻膊 又称臂绳。 早在汉代,中国人就用襻膊来绑住袖子方便作业,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宋百马图中马夫》中写到“宋人记厨娘事,就提及当时见过大场面的厨娘,用银索襻膊进行烹饪。这种用一根绳子就能解决问题的方法真的是中国人的原创,在日本各种动画和影视剧里常常可以见到,让很多人误以为这是日本自生的产物。 基本解释 宋代的一种挂在颈项间,用来搂起衣袖方便操作的工具。 网络解释 襻膊 又称臂绳。 早在汉代,中国人就用襻膊 |
襻膊儿 | |
襻带 | |
纽襻 | 纽襻 纽襻,指扣住纽扣的套。 基本解释 1.亦称"纽绊"。2.扣住纽扣的套。 网络解释 纽襻 纽襻,指扣住纽扣的套。 |
扣襻 | 扣襻 扣襻(kòu pàn),意思是指系住衣服的物件。 基本解释 扣襻 kupn [buttonloop]纽襻,也指形状或功能像纽襻的东西 衣服袖子上好了,扣襻还没有钉上 网络解释 扣襻 扣襻(kòupàn),意思是指系住衣服的物件。 |
扣襻 | 词语解释 扣襻 [ kòu pàn ] ⒈ 纽襻,也指形状或功能像纽襻的东西。 例 衣服袖子上好了,扣襻还没有钉上。 英 button loop; |
紐襻 | 纽襻 纽襻,指扣住纽扣的套。 基本解释 1.亦称"纽绊"。2.扣住纽扣的套。 网络解释 纽襻 纽襻,指扣住纽扣的套。 |
襻輿 | 襻舆 襻舆 : pàn yú 1.又称肩舆。 古代一种由人扛抬的代步工具。用于老人乘坐或朝廷优礼老病大臣。因其以皮为襻而扛之,故称。 基本解释 1.又称肩舆。古代一种由人扛抬的代步工具。用于老人乘坐或朝廷优礼老病大臣。因其以皮为襻而扛之,故称。 辞典解释 襻舆pànyúㄆㄢˋㄩˊ 旧时杠上有襻带的便轿。 网络解释 襻舆 襻舆: pànyú 1.又称肩舆。 古代一种由人扛抬的代步工具。用于老人乘坐或朝廷优礼老病大臣。因其以皮为襻而扛之,故称。 |
扣襻兒 | 辞典解释扣襻儿kòu pànr (变)kòu pàrㄎㄡˋ ㄆㄢˋㄦ (变)ㄎㄡˋ ㄆㄚˋㄦ 衣服上用布做的钮扣,像个小圈套。 也称为「纽襟儿」。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扣襻儿kòupànr(变)kòupàrㄎㄡˋㄆㄢˋㄦ(变)ㄎㄡˋㄆㄚˋㄦ 衣服上用布做的钮扣,像个小圈套。 也称为「纽襟儿」。 |
襻膊兒 | 襻膊儿 襻膊儿是汉语词语,解释为宋代专门从事出卖或修理襻膊的手艺人。 基本解释 指宋代专门从事出卖或修理襻膊的手艺人。 网络解释 襻膊儿 襻膊儿是汉语词语,解释为宋代专门从事出卖或修理襻膊的手艺人。 |
书襻 | |
鞋襻 | |
書襻 | 书襻 承书夹,书的套壳。 基本解释 承书夹,书的套壳。 网络解释 书襻 承书夹,书的套壳。 |
腰襻 | |
书襻 | 书襻 承书夹,书的套壳。 基本解释 承书夹,书的套壳。 网络解释 书襻 承书夹,书的套壳。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