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冻结 [ dòng jié ] ⒈ 由于冷却而冻成冰。 例 水冻结成冰。 英 freeze; congeal; ⒉ 比喻人员、资金等停止流动或变动。 例 解除冻结款项的另一步骤。 引证解释 ⒈ 因遇冷而凝结。 引 宋 王沂孙 《齐天乐·赠秋崖道人西归》词:“江云冻结,算只有梅花,尚堪攀折。” 茅盾 《色盲》三:“他觉得象有一块冰,塞在胸口,骤然全身的血液都冻结了。” 艾青 《北方》诗:“荒漠的原野,冻结在十二月的寒风里。” ⒉ 比喻阻止流动或变动(指人员、资金等)。 引 蒋子龙 《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一九七九年十月九日》:“文化大革命中遣送的可以回城安排工作,你没有快抓快办,现在又冻结了,叫就地安排。” 《当代》1981年第3期:“父母的工资停发了,银行存款也冻结了。” 国语辞典 冻结 [ dòng jié ] ⒈ 液体遇冷而凝结。 引 《西游记》第四九回: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凝结 [ níng jié ] ⒈ 液体遇冷变成固体,气体因压力增加或温度降低变成液体。 英 coagulate; condense; congeal; curdle; 引证解释 ⒈ 气体变为液体或液体变为固体。 引 《淮南子·原道训》:“所谓后者,非谓其底滞而不发,凝结而不流,贵其周於数而合於时也。” 高诱 注:“凝,如脂凝也。” 五代 齐己 《贺雪》诗:“上清凝结下乾坤,为瑞为祥表致君。” 《朱子语类》卷四五:“想初间地未成质之时,只是水,后来渐渐凝结。” 侯金镜 《漫游小五台·峰回路转》:“﹝潭水﹞像一块正在凝结的玉,澄澈而看不见底。” ⒉ 纠结;集聚。 引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临凝结而能断,操绳墨而无私者,干人也。” 元 赵孟頫 《赋张秋泉真人所藏研山》诗:“千巖万壑来几上,中有絶涧横天河。粤从混沌元气判,自然凝结非鐫磨。” 《再生缘》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凝固 [ níng gù ] ⒈ 液体变成固体。 英 solidify; ⒉ 板滞;停滞;固定不变。 例 脸色凝固。 英 stiff; stagnate; 引证解释 ⒈ 犹稳重;稳健。 引 宋 叶适 《胡崇礼墓志铭》:“崇礼 本末单厚,终始信实,啟发颖鋭而守以凝固,激励勇敢而行以和顺。” 清 戴均衡 《重刊<方望溪先生全集>序》:“周、汉、唐、宋 诸家义法,亦先生出而后揭如星月;而其文之谨严朴质,高浑凝固,又足以戢学者之客气而湔其浮言。” ⒉ 由液体变成固体。引申为固定不变;使固定。 引 鲁迅 《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间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七:“灯光把他的影子凝固在壁间,一丝不动。” 国语辞典 凝固 [ níng gù ] ⒈ 液体凝结成固体。 例 如:「温度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
意思解释:冻结 (汉语词语)冻结是指将食品的温度降低到食品冻结点以下的某一预定温度(一般要求食品的中心温度达到-15℃或以下),使食品中的大部分水分冻结成冰晶体,以减少微生物活动和食品发生变化所必需的液态水分,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基本解释 冻结 dngji (1)[freeze;congeal] (2)由于冷却而冻成冰 水冻结成冰 (3)比喻人员、资金等停止流动或变动 解除冻结款项的另一步骤 辞典解释 冻结dòngjiéㄉㄨㄥˋㄐㄧㄝˊ 液体遇冷而凝结。 《西游记》第四九回:「八戒道:『你既让我,却怎么又弄冷风,下大雪,冻结坚冰,害我师父?』」 如:「高纬度地区的河川表面,在冬季时大多会冻结成冰。」 反义词 流动﹑融化﹑融解 比喻维持现状,不做任何变动。 如:「人事冻结」、「资金冻结」。 网络解释 冻结(汉语词语) 冻结是指将食品的温度降低到食品
意思解释:凝固 (冶金术语)凝固是指在温度降低时,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物质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目前已知的液体几乎都可以在低温时凝固成为固体,氦是唯一的例外,常压下在绝对零度时仍为液体(液态氦),需加压才能凝固为固体[1]。 大多数的物质其凝固点和熔点温度相同。但有些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会不一様。例如洋菜胶有热迟滞现象:在85 °C会熔化,而凝固点在31 °C至40 °C之间。 基本解释 凝固 nngg (1)[solidify]∶液体变成固体 (2)[stiff;stagnate]∶板滞;停滞;固定不变 脸色凝固 辞典解释 凝固nínggùㄋㄧㄥˊㄍㄨˋ 液体凝结成固体。 如:「温度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会凝固成冰。」 近义词 凝结 反义词 溶解 英语tofreeze,tosolidify,tocongeal,fig.withraptattention 德语erstarren,starrwerden(S,Phys) 法语solidification 网络解释 凝固(冶金术语) 凝固是指在温度
意思解释:凝结 凝结,是气体遇冷而变成液体,如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温度越低,凝结速度越快。它的逆过程称作蒸发。凝结属于液化形式中的一种,但不完全等于液化。凝结是一种相变,故在通常情况下发生的凝结,会伴随着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如密度、比热、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等发生跃变。液化单位质量的蒸汽为同温度的液体所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种物质的凝结热。显然,凝结热在数量上等于汽化热。如1千克水蒸气液化为水时的凝结热为539卡=2,253焦。 基本解释 凝结 nngji [coagulate;condense;congeal;curdle]液体遇冷变成固体,气体因压力增加或温度降低变成液体 辞典解释 凝结níngjiéㄋㄧㄥˊㄐㄧㄝˊ 凝聚、集结。 《朱子语类.卷四五.论语.卫灵公篇》:「每常见山形如水漾沙之势,想初间地未成质之时,只是水。后来渐渐凝结,势自如此。」 《红楼梦.第八回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