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解释 |
---|---|
黠盗 | |
盗金 | 词语解释 盗金 [ dào jīn ] ⒈ 《淮南子·泛论训》:“齐人有盗金者,当市繁之时至掇而走,勒问其故曰:'而盗金于市中何也?'对曰:'吾不见人,徒见金耳。'”后用为自欺欺人的典实。 ⒉ 《汉书·直不疑传》:“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后用为无端见疑的典实。 引证解释 ⒈ 后用为自欺欺人的典实。 引 《淮南子·氾论训》:“齐 人有盗金 |
篡盗 | 篡盗 cuàn dào 篡盗 篡权盗位。《汉书·王莽传赞》:“ 莽 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权,遭 汉 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慝,以成篡盗之祸。”《三国志·吴志·甘宁传》:“今 汉 祚日微, 曹操 弥憍,终为篡盗。” 晋 范宁 《序》:“弑逆篡盗者国有,淫纵破义者比肩。” 基本解释 1.篡权盗位。 网络解释 篡盗 cuàndàoㄘㄨㄢˋㄉㄠˋ 篡盗 篡权盗位。《汉书·王莽传赞》:“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 |
盗啼 | 词语解释 盗啼 [ dào tí ] ⒈ 鸡不正常地啼叫。 引证解释 ⒈ 鸡不正常地啼叫。 引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鸡》:“若黄昏独啼者,主有火患,谓之盗啼。” |
黠盗 | 黠盗 黠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iá dào,是指狡黠的盗贼。 基本解释 狡黠的盗贼。 网络解释 黠盗 黠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iádào,是指狡黠的盗贼。 |
盗例 | 盗例 盗例(dào lì) 《谷梁传.哀公四年》:《春秋》有三盗:微杀大夫谓之盗非所取而取之谓之盗辟中国之正道以袭利谓之盗。后以盗例指《春秋》书盗的义例。 基本解释 《谷梁传.哀公四年》:"《春秋》有三盗:微杀大夫谓之盗,非所取而取之谓之盗,辟中国之正道以袭利谓之盗。"后以"盗例"指《春秋》书盗的义例。 网络解释 盗例 盗例(dàolì) 《谷梁传.哀公四年》:《春秋》有三盗:微杀大夫谓之盗非所取而取之谓之盗辟中国之正道以袭利谓之盗。 |
借寇赍盗 | 词语解释 ⒈ 赍:资助。把武器借给了贼兵,把粮食送给了盗匪。比喻帮助自己的敌人增强力量。 |
盗逃 | 词语解释 盗逃 [ dào táo ] ⒈ 私自逃跑。 引证解释 ⒈ 私自逃跑。 引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照提》:“家主呈告婢僕盗逃,必拘中保,弔验身契,并两隣查讯盗逃情由,方可立提缉之案,给广捕之牌。” |
盗明 | 盗明 盗明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ào míng,是指掠美。 基本解释 1.犹掠美。谓窃取他人智慧。 网络解释 盗明 盗明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àomíng,是指掠美。 |
盗臧 | 词语解释 盗臧 [ dào zāng ] ⒈ 见“盗赃”。 引证解释 ⒈ 见“盗赃”。 |
盗印 | 词语解释 盗印 [ dào yìn ] ⒈ 亦作“盗印”。 ⒉ 盗取印信。 ⒊ 不经版权所有人同意,以赢利的方式翻印受版权保护的书籍等印刷品。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盗印”。 ⒉ 盗取印信。 引 《三侠五义》第一〇三回:“此事原是 襄阳王 在 集贤堂 与大家商议,要害按院大人,非盗印不可。” ⒊ 不经版权所有人同意,以赢利的方式翻印受版权保护的书籍等印刷品。 引 唐弢 《晦庵书话·翻版书》:“翻版书等于盗印,自然要减少作者的收入,影响作者的生活。 |
鼠盗 | |
盗帑 | 词语解释 盗帑 [ dào tǎng ] ⒈ 盗窃库藏。 引证解释 ⒈ 盗窃库藏。 引 《清史稿·王弘祚传》:“﹝ 康熙 ﹞七年,户部失察书吏假印盗帑。” |
寇盗 | 寇盗 寇盗,汉语词汇。 拼音:kòu dào 释义:(1).盗贼。(2).侵扰劫掠。 基本解释 盗贼。侵扰劫掠。 网络解释 寇盗 寇盗,汉语词汇。 拼音:kòudào 释义:(1).盗贼。(2).侵扰劫掠。 |
盗听 | 盗听 意外获得能够盗听他人心声的特殊能力,二十岁的第一个假期,唐星被卷入商界豪门争权夺势风云中,十八大召开前一年,有人惶恐度日有人雄心勃勃,有人欲金盘洗手有人开始转移资产,不想走到前台的唐星和没有继承权的大小姐,洪流中如何扭转败局。 基本解释 1.偷听,窃听。 网络解释 盗听 意外获得能够盗听他人心声的特殊能力,二十岁的第一个假期,唐星被卷入商界豪门争权夺势风云中,十八大召开前一年,有人惶恐度日有人雄心勃勃, |
盗踪 | 词语解释 盗踪 [ dào zōng ] ⒈ 盗贼的踪迹。 引证解释 ⒈ 盗贼的踪迹。 引 清 恽敬 《广西按察使朱公神道碑铭》:“铁布 非反者,然为恶不已,且移军至,奈何?其不为恶知盗踪者速来首!” 清 秦鑅 《归州纪事诗》:“筮神卜吉知盗踪,遣卒分拿限时刻。” |
赍盗 | 赍盗 赍盗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jī dào,意思是亦作“賷盗”。谓持物送给盗贼。 基本解释 1.亦作"賷盗"。2.谓持物送给盗贼。 网络解释 赍盗 赍盗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jīdào,意思是亦作“賷盗”。谓持物送给盗贼。 |
断盗 | 词语解释 断盗 [ duàn dào ] ⒈ 拦截抢劫。 ⒉ 犹言从中盗窃,贪污中饱。 引证解释 ⒈ 拦截抢劫。 引 《后汉书·孔融传》:“案 表 跋扈,擅诛列侯,遏絶詔命,断盗贡篚,招呼元恶,以自营卫。” ⒉ 犹言从中盗窃,贪污中饱。 引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聚天下财物,虽有文籍,委之府史,非有能吏以钩考,而断盗者輒发。” |
盗篡 | 盗窃夺取。特指臣子取代君位。 基本解释 盗窃夺取。特指臣子取代君位。 |
盗讼 | 词语解释 盗讼 [ dào sòng ] ⒈ 有关抢劫或偷窃的讼事。 引证解释 ⒈ 有关抢劫或偷窃的讼事。 引 宋 欧阳修 《辞宣徽使判太原府札子》:“臣自至 青州,忽已踰岁,适值年时丰稔,盗讼稀少,足以偷安窃禄。” 宋 欧阳修 《太子太师致仕杜祁公墓志铭》:“凡其为治,以听断盗讼为能否尔。” |
迹盗 | 迹盗 《新唐书·张善相传》:“ 大业 末为里长,督兵迹盗,为众附赖。”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 曾明仲 治郡,善用耳目,於迹盗尤有法。” 基本解释 跟踪查捕盗贼。 网络解释 迹盗 《新唐书·张善相传》:“大业末为里长,督兵迹盗,为众附赖。”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五:“曾明仲治郡,善用耳目,於迹盗尤有法。” |
盗弄 | 盗弄 盗弄,汉语词汇。 拼音:dào nòng, 释义: 盗窃玩弄;盗用。 出处《汉书·循吏传·龚遂》。 基本解释 1.亦作"盗弄"。2.盗窃玩弄;盗用。 辞典解释 盗弄dàonòngㄉㄠˋㄋㄨㄥˋ 偷弄,擅自驱使动用。 《汉书.卷八九.循吏传.龚遂传》:「海濒遐远,不霑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网络解释 盗弄 盗弄,汉语词汇。 拼音:dàonòng, 释义:盗窃玩弄;盗用。 出处《汉书·循吏传·龚遂》。 |
盗狱 | 词语解释 盗狱 [ dào yù ] ⒈ 有关盗贼的案件。 引证解释 ⒈ 有关盗贼的案件。 引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贼盗下》:“鞫盗狱也必先於鞫窝(窝主)。” 《清史稿·励廷仪传》:“请於 古北口 外设理事同知,检察命、盗狱。” |
不饮盗泉 | 词语解释 ⒈ 比喻为人廉洁。 国语辞典 不饮盗泉 [ bù yǐn dào quán ] ⒈ 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 引 《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乐羊子妻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章怀太子注引《论语撰考谶》:「水名盗泉,仲尼不漱。」 《史记·卷六一·伯夷传》「或择地而蹈之」句下司马贞索隐:「谓不仕暗君,不饮盗泉,裹足高山之顶,窜迹沧海之滨是也。」 |
盗环 | 盗环 dào huán 盗环 汉文帝 时有人盗 高庙 座前玉环,捕得, 文帝 怒,下廷尉治。廷尉 张释之 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后以“盗环”指犯上反叛。 宋 陆游 《贺周丞相启》:“ 靖康 丧乱而遗 平城 之忧, 绍兴 权宜而蒙 渭桥 之耻, 高庙 有盗环之逋寇, 乾陵 有斧栢之逆俦。” 基本解释 汉文帝时有人盗高庙座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廷尉张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见《史记.张 |
盗猎 | 词语解释 盗猎 [ dào liè ] ⒈ 亦作“盗猎”。非法捕猎。 国语辞典 盗猎 [ dào liè ] ⒈ 非法捕猎动物。 例 如:「保护野生动物,请勿任意盗猎。」 |
缉盗 | 缉盗 搜捕盗贼 【示例】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六回:“士会将缉盗科条,尽行除削,专以教化劝民为善。于是奸民皆逃奔秦国,无一盗贼,晋国大治。”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审盗》:“盗不难审,要于捕役缉盗根上清楚。” 基本解释 搜捕盗贼。 网络解释 缉盗 搜捕盗贼 【示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六回:“士会将缉盗科条,尽行除削,专以教化劝民为善。于是奸民皆逃奔秦国,无一盗贼,晋国大治。” 清黄六鸿《福 |
盗名暗世 | 词语解释 ⒈ 盗:窃取;名:名誉、名称;暗:黑暗。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 |
盗马 | 词语解释 盗马 [ dào mǎ ] ⒈ 春秋时,秦穆公出游,其右骖亡失,穆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穆公不罪食马人,而赐其酒,以佐食。后秦晋战于韩原,晋军围穆公乘,食马者三百馀人奋力救之,遂破晋军,虏晋惠公。事见《吕氏春秋·爱士》。后用为赏罪臣而终得其力的典实。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时, 秦穆公 出游,其右骖亡失, 穆公 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 穆公 不罪食马人,而赐其酒,以佐食。后 秦 晋 战于 韩原,晋 军围 穆公 |
盗税 | 词语解释 盗税 [ dào shuì ] ⒈ 逃避纳税。 引证解释 ⒈ 逃避纳税。 引 《宋史·司马池传》:“越州 通判载私物盗税。” 按, 汉 应劭 《风俗通》佚文:“盗,逃也。言其昼伏夜奔,逃避人也。”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